傳統(tǒng)劇場中,如果演員想要飛到空中,必須運用肢體和想象,或是要大費周章吊鋼索才有可能真正做到,導(dǎo)演周東彥,引進丹麥4D投影技術(shù),推出新戲《臺北.哥本哈根》,帶領(lǐng)臺灣觀眾飛進丹麥。
以計算機程序?qū)懗鰜淼摹妇薮笈菖荨?/P>
「對我而言,將新媒技術(shù)引進劇場,等于用一種新語言說故事!箯摹段业奈绮钑r光》到《空的記憶》,周東彥的作品大多是非語言表達形式的劇場,這次在4D劇場《臺北.哥本哈根》中出現(xiàn)了語言表達的對白,他嘗試藉著4D薄膜投影技術(shù),讓臺灣演員和丹麥演員交流對話,說彼此的故事。
「臺北和丹麥這兩座城市,透過我們所運用的4D技術(shù)交流,在我的想象里,就象是從淡水河跳下去,游上岸時,已來到丹麥的小美人魚國度。」由于大部分的場景都是以投影方式呈現(xiàn),演員必須用更多的想象力和表演,對著空氣作動作,和場景相融
象是以計算機程序?qū)懗鰜淼摹妇薮笈菖荨,投影在反射膜上時,演員站在定點,看起來就象是住在泡泡里,隨機地推動泡泡,使其一分為二或是合而為一;或是丹麥演員把自家場景運用4D技術(shù)投影至舞臺,雖然是身在臺灣舞臺,但丹麥生活卻呈現(xiàn)于觀眾眼前。
|